『妳』缺席了 ─ 台灣科學競爭力隱憂關鍵報告

『妳』缺席了 ─ 台灣科學競爭力隱憂關鍵報告

by
gvsrc
  • 三月 07,2017
  • FILED UNDER:報導

社會期待女性三大職業「女性三師」:

護理師、老師、會計師。「工程師」吊車尾

『妳』缺席了 ─ 台灣科學競爭力隱憂關鍵報告

 

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描述1960年代三位美國非裔女性科學家幫助NASA(美國太空總署)太空船首次成功繞行地球,這是一個勵志的真實故事。

然而,大家該問的是,近一甲子過去了,「女性科學家」還是關鍵少數嗎?

場景轉到台灣,第一任女總統就任以來,「女力崛起」的現象在各行各業發酵,也引起媒體熱議。「姊的時代」真的到來了嗎? 

在蔡英文總統執政滿一周年之前,《遠見》與「台灣萊雅」獨家揭露「『妳』缺席了——台灣科學競爭力隱憂」關鍵報告,探討性別刻版印象如何反映在民眾對女性職業角色的期待上;而家長對女兒的期許,究竟是成就了、或是扼殺了未來的女科學家?

 

「女生不適合念理工」的偏見已漸打破

首先,本調查顯示民眾在性別觀念上,已有顯著進步。

在被問到「你同意或不同意『女生較不適合念理組或科學相關科系』」,全體民眾只有16.1%同意此論述,近七成五不同意。交叉分析,愈年輕的民眾愈不認同「女生不適合念理組或科學科系」,在20~29歲族群中不認同者近八成八,而60歲以上族群不認同者只有五成七。

顯然,「女生不適合念理工科」的刻版印象逐漸打破。

而在被問到「男生的數理能力天生比女生好」,半數民眾不同意這論述,另外四成則是同意。國高中家長的群體中,同意者稍多、占四成六,不同意者約四成五。

「遠見研究調查中心」副總任希詩解讀,同意與不同意幾乎各占一半,整體而言,「男生的數理能力天生比女生好」的觀念在鬆動中,卻還未完全顛覆。

家長群體似乎較認同此說,特別是有兒子的家長(以下簡稱「男生家長」)有四成八抱此想法。但,有女兒的家長(以下簡稱「女生家長」)卻高達四成八不同意此說。

同樣地,在「男性在科學領域比起女性更容易成功」的論述上,民眾不同意度稍高、約47 %,同意45%,各約一半。然而,國高中家長卻有過半同意此說,其中男生家長更有56.5%同意。女生家長卻相反、僅46.3%同意此說,另外有五成不認同。

「現實層面來看,許多有女兒,特別是獨生女的家長,在態度上不服輸,不認為女生在先天能力上輸男生,因此也不樂意承認男生在科學上容易成功!」多年來推展女性科學教育的「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林明瑞觀察。

 

面對「選系」或「就業」,家長態度趨向保守

究竟,家長如何評估自己兒女的數理能力呢?

國高中家長自評自己小孩目前的數理能力、基礎科學能力,平均分數是66.9分,才剛過及格門檻而已。進一步分析,男生家長自評兒子的成績略高於平均、有68.6分,女生家長自評女兒則只約65.2分。

林明瑞表示,儘管家長自評兒女的平均分數差異不大,但通常家長對兒子的數理能力期許會較女兒高,也因此對兒子的自評成績容易偏高。

那麼,對兒女的性別期待,是否也反映在選志願上?

在被問到「兒女將來選填學科時,你會建議他/她選擇哪些類別?」,家長建議女兒的前三志願分別是「醫護類」(33.3%)、「商業管理類」(31.5%)與「人文藝術類」(24.1%)領域。

但建議兒子的前三選擇則是「機電與工程類」(46.3%)、「商業管理類」(22.2%)與「基礎科學研究類」(18.5%),第一志願的集中度近五成。

任希詩表示,此題雖為複選題,但每位家長平均只選1.5個選項,顯示對兒女未來選讀的科系,已頗有定見。

儘管如此,如果兒女堅持選讀數理/科學研究方面的科系,父母會怎麼做?

「國高中家長」整體有七成五表示「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不干涉!」,近一成五表示會「全力支持」,勸退者約8.3%。

有趣的是,女生家長雖也有七成四會尊重孩子選擇,但全力支持者僅12%,另外13%卻會「勸退,輔導她轉其他科系」。

反觀男生家長對兒子選讀數理/科學領域,卻有76%尊重、17.6%全力支持,不到4%勸退。

「雖然有超過七成的家長不認為女生就不能念理工科系,但一旦真的面臨選系、就職,原本隱藏著的性別刻版期待就浮現了!」林明瑞發現,家長對於兒女未來職業的期待,更看得出男女大不同。

在「哪些職業,你認為比較適合女生來做?」這題,「全體民眾」、「國高中家長」與「男生家長」一致認定女生適合從事的前三大職業,分別是「護理人員」、「老師」與「商管金融工作」。

而女生家長雖也是這三大職業,但排序稍有不同,第一名是「老師」,接下來才是「護理人員」與「商管金融工作」。

上述三大職業別可大致歸類為「老師」、「護理師」與「會計師」,儼然是女性版的「三師現象」。另方面,在這女性職業排行榜上,有一個職業吊車尾,就是「工程師」,已經排到第九項,「科學研究」與「程式設計師」則是倒數第二、第三。顯然大眾最不期待女生從事理工與科學研究。

「女學生對理工科系的態度退縮,其實很大的壓力是來自於家長,許多家長不鼓勵女兒走理工這條路!」台灣萊雅總裁陳敏慧表示,台灣萊雅與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近五年來前進高中校園,推廣「高中女校科學教育巡訪計畫」,發現有志於理工的女學生,常得不到足夠的家長支持。

 

女性從事理工,怕會「蠟燭兩頭燒」

之所以不支持,或許是家長認為女兒走理工,會很辛苦。

被問及是否同意「女性在科學領域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有一樣成就」,有超過五成五的民眾同意,家長群體中更有六成四同意,其中男生家長、女生家長兩族群中同意者分別為七成與五成八。

此外,本問卷針對那些認為「女生不適合念理組/科學科系」的受訪者,進一步追問原因,在「全體民眾」「國高中家長」與「男生家長」這三個群組中,前三大原因依序是「可能影響婚姻、家庭」、「擔心未來工作不好找」與「覺得女生念文法商比較好」。其中,男生家長群組反對原因是「可能影響婚姻、家庭」者,高達六成二,比全體民眾的三成八,高出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女生家長反對女生念理工的最大原因,卻是擔心「未來工作不好找」(42.9%)。

而在各群組中,「生理限制」(指邏輯或體力較男生差)的因素排最末位。

「有別於男生家長是以對『媳婦』的角度,不希望女生從事印象中不眠不休的科研工作,女生家長為『女兒』設想,工作本身就會是首要考量!」林明瑞觀察,在科研與理工職場上,容易找到男性員工,雇主就傾向排拒女性員工,認為可能額外多出孕產假等人事成本。

對於這些反對女性念科學與理工科系的民眾與家長,如果看到「女科學家」的成功案例,是否會改變想法?

在本來持反對意見的人之中,「全體民眾」組仍有超過六成的人不會改變,「國高中家長」組也有五成六的人不改變。

反對就是反對,沒有改變的可能性?交叉分析後發現,其實愈年輕者改變的可能性愈大,在「20~49歲」群組中有近四成的人看到女科學家的案例,會改變女性不適合念理組的想法,顯著高於「50歲以上」群組的17.6%。

可見從觀念教育做起,有可能進一步撼動「男理工、女人文」的性別刻版印象。

本問卷顯示,絕大多數不再以「男女天生差異」作為是否適合讀理工、科學研究的判準。然而,在職場上,社會大眾仍有性別角色分工的傳統觀念,並對女性兼顧婚姻與家庭有較多的期待。

「想要厚植國際競爭力,台灣需要更多科學,而科學需要更多女性!」陳敏慧呼籲,培植女科學家需要更系統化、全面性的教育機制與社會資源。

蔡總統聽到了嗎?

註:

「遠見研究調查中心」針對目前有國、高中生子女的家長完訪共216份有效問卷,在216位家長之中,第一個孩子是男或女的比例各半。若第一個孩子是女孩,「遠見」即請家長以對女兒的觀察與期待來作答。反之,則以為兒子設想來作答。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妳』缺席了 ─ 台灣科學競爭力隱憂關鍵報告

 

其他相關報導:

聯合新聞網: 女生念理工?調查:1成3家長會「勸退」

關鍵評論 : 婦女節前夕 萊雅發布全台第一份針對女性參與科學的調查

中時電子報 : 「理工女」太少 學者:台灣競爭力隱憂

 

若有相關調查需求,請與遠見研究調查中心聯繫:survey@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