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2019青壯世代調查,揭密90後年輕人價值觀

《遠見》2019青壯世代調查,揭密90後年輕人價值觀

by
gvsrc
  • 二月 25,2019
  • FILED UNDER:觀點

18~29歲「我世代」來臨 務實、有責任感、固定存錢、重視自我價值

從小具備國際觀 四成想出國發展 日、中、美為首選

成功價值已改觀 六成認為賺不贏父母 但七成自信生活水準比父母好

破除崇拜迷思 兩成沒偶像 柯文哲認同度第一 蔡英文認同度第八輸給館長

少子化隱憂加劇 42%的18~29歲年輕人不想生育

 

近四百萬90後大軍來了!1990年到2000年出生的90後世代,目前年紀最大的已經29歲,即將30而立,年紀最小的剛好剛進大學,儼然已是大學與社會的最強新生力軍,這群年輕世代究竟在想什麼?為找出世代間的價值位移,《遠見》發起「2019青壯世代大調查」,結果發現,儘管社會給90後貼上許多標籤,包括厭世代、魯蛇世代、青貧族、佛系青年等,但他們比刻板印象更務實。這群人成長於數位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有能力為自我發聲;另方面,彼此的異質性也甚高,以各種「我」的風貌存在,誰也無法代表誰,堪稱「我世代」。

 

民生、教育、食安為焦點 19.3%關心國際局勢

今年初,《遠見》發表「2019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發現常被形容為「天然獨」的18~29歲「我世代」,有43.9%表示自己「政黨中立」,高於全體的37.7%,「九二共識」贊成比例達58.1%,也高於全體的53.7%。證明90後世代最無政黨包袱,過半數能接納國民黨執政時提出的兩岸論述,顛覆既定印象。

為了解「我世代」大舉進入職場、社會與消費現場時的樣貌,及在職場、家庭、消費與自我實現等面向會做出哪些選擇,《遠見》發起「2019青壯世代大調查」,全面調查台灣地區20縣市18~29歲「青世代」(1990年~2001年出生)關注的議題,與30~39歲「壯世代」(1980~1989年出生)族群做比較。

整體第一名是「民生與經濟」(37.6%),「教育」「食安」同列第二,比率皆為31.6%。再來是勞工權益(25.6%)、醫療(21.1%)與環保(20.2%)(表1)。

獨立來看,國際局勢是18~29歲關心的第六位議題,比30~39歲高出10個百分點。

全球化、去疆界化的影響,也反映在18~29歲的海外留學與工作意願,41.9%表示未來幾年計畫往外走,比30~39歲高出近一倍。「日本」(21.8%)是18~29歲的海外留學或工作首選,中國大陸與美國居次,皆為19.4%;30~39歲最青睞中國大陸(25.3%),其次才是日本(24.1%)、美國(11.5%)(表2)。整體而言,儘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但這些國家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卻不高,只有新加坡排在第五位(5.2%),其他像是越南、泰國都只約1%。

 

臉書使用率八成最普及 但已近半數青世代愛用IG

至於那些社群媒體最受青壯世代喜愛?18-39歲「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整體前三名是「臉書」(78%) 「LINE」(56.3%)與「Instagram」(IG,35.7%)。但18~29歲使用IG者比例高達49.5%,顯著高於30~39歲的22.4%(表3)。

 

最高比例(26%)視柯P為典範 17%不崇拜偶像

從小就在網路上見證多元價值的青壯世代,有所謂「學習典範」嗎?本調查提供台灣不同領域公眾人物作選項,並開放自答人選,結果前五名是柯文哲(26.3%)、張忠謀(13.1%)、蔡依林(10%)、韓國瑜(9.1%)與郭台銘(5.7%)。總統蔡英文的認同度只約3.4%、排名第八,還次於歌手周杰倫(4.7%)、網紅「館長」陳之漢(3.9%)(表4)。

有趣的是,「沒有特別認同的典範」達17.5%,是整體第二高,代表去主流、去樣板的趨勢,青壯世代不隨便掏出真心,尤其是18~29歲還是願意追蹤網紅,只是不再輕易點讚。

 

僅7%有品牌迷思 85%選實用和自我風格

行銷與消費現場的遊戲規則也正被青壯世代顛覆。近年,掀起一陣國際名牌換logo潮,諸如DIOR、BURBERRY都換上新字體,企圖引發新世代共鳴,但從本調查來看,青壯世代更在乎自己要什麼,而非品牌說什麼。

在被問到選擇品牌的傾向時,整體有六成「選擇實用且價錢公道的」、25.6%則看「是否符合自我風格」,僅7.4%「優先選擇品牌名氣大者」,另有6.4%「看品牌傳達的理念」(表5)。青壯兩族群皆約八成表示「有需要才購物」,並非「喜歡就買」的衝動式消費。

 

六成固定儲蓄 三成有閒錢才存

事實上,台灣的青壯世代正在破除「月光族」刻板印象。

56%的18~29歲青年有儲蓄或投資理財習慣、三成「有餘錢會儲蓄」,只有13%「沒有餘錢、無儲蓄能力」或「沒有儲蓄習慣」(表6)。

近六成青壯族群固定儲蓄或投資理財,比率明顯高於歐美國家,可能源自對未來的焦慮與不確定感,也影響了工作觀。整體有55.8%認為「多賺一點錢」比「實現個人理想」(43.4%)重要。其中,18~29歲則較理想導向,認為實現理想較重要者達48.5%,比30~39歲高出一成(表7)。

 

逾五成想多賺錢 近八成願加班

國外曾有研究指出,為了實現理想或賺更多錢,Z世代(1990中期之後出生者)比前一個世代更願意加班。本次調查問到「下班時段,同時遇上『重要的私人活動』與『重要的工作任務』,會如何處理?」青壯兩族群皆近八成選擇「優先加班處理工作」。

職場苦勞是否激起青壯世代的「創業魂」?調查發現,青、壯兩大族群皆有近42%考慮自行創業,遠高於現實不到1%的創業比例。不少人以「創業」作為低薪高壓的突破口,雖不見得真的創業,卻認為更有機會達到生活自主、財富自由。

 

六成認為賺不贏父母 但七成自信生活水準會比父母好

此外,青壯族群常抱怨機會一代不如一代,他們如何衡量世代間的財富落差?被問及「這輩子所賺的錢(終身所得)會不會比父母親那一輩多?」整體六成說「不會」,其中30~39歲較悲觀,有七成認為不會,18~29歲則為各半(表8)。

有趣的是,雖然不認為錢會賺的比較多,但整體高達71.5%肯定「未來或退休後的生活水準比父母輩好」(表9)。

為何會出現賺得比父母少,卻有信心過得比父母好的矛盾現象?因為青壯世代對人生成功的定義已不同。整體而言,青壯世代認為人生成功的前三大項是家庭幸福美滿(35.1%)、身體健康(33.6%)與實踐自我價值(22.3%);「賺很多錢」「具社會影響力」「高社經地位」,皆低於5%(表10)。

進一步檢視,30~39歲的成功排序以身體健康為第一優先(39.3%),其次是家庭美滿(35.4%)與實踐自我(18.4%)。18~29歲則首重家庭美滿(34.8%),而後是健康(27.7%),實踐自我價值排第三(26.4%),顯著高於30~39歲。

 

我世代傾向無子化 三成想不婚不生 四成不想生育

關於家庭觀,18~29歲有三分之一打算「不婚不生」,比30~39歲多了近一成;18~29歲不想生小孩的比率則高達42%,「少子化」將朝「無子化」趨勢走,人口問題雪上加霜(表11)。

有趣的是,18~29歲有四成不想生小孩,其中又超過一半想養寵物,「想生小孩也想養寵物」的比例也高達31.5%,比30~39歲高出一成,寵物商機持續發燒(表12)。

至於住宅議題,青壯族群想買房或已擁房的比率皆超過六成,但18~29歲「不想結婚只想買房」的比率達16%。

青壯世代在職場、家庭、消費與自我實現等價值已悄悄位移,務實打拚,對成功人生的定義也有了新見解。「我世代」更關心國際局勢、重視實踐自我價值與理想,只要善用優勢,將更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帶領人類前進下一個演化階段的火車頭。

 

資料來源:《遠見》2019青壯世代調查,揭密90後年輕人價值觀

 

若有相關調查需求,請與遠見研究調查中心聯繫:survey@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