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

2023《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

by
gvsrc
  • 十二月 28,2022
  • FILED UNDER:觀點

2023台股先蹲後跳,機構專家預測下半年有機會反彈進入新週期。

獨家調查〉從台股跌勢中找買點,64家投資機構嚴選2023夯股
雜誌原標為〈高物價、中通膨、低增長,從台股跌勢中找買點〉

文 / 廖君雅    攝影 / 陳之俊

「 本文出自 2023 / 01 月號 」

2023《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出爐,獨家掌握64家投資機構的第一手洞見!在經濟衰退雜音紛擾下,哪些產業正在趨勢浪頭,又有哪些逆風前行?專業機構幫你解盤。

2022年元月5日,台股曾創下「18619」史上最高,然而風光不久就一路遭受利空衝擊,一度下跌5000點,截至第三季,以1195萬開戶人數計算,每位股民平均帳上虧損123.5萬元。

原本氣勢如虹,卻急轉直下,最大的黑天鵝,就是2月俄烏戰爭爆發,緊接著,疫情擴散、全球緊縮貨幣政策、兩岸關係緊繃、高庫存風暴、金融業投資踩雷、防疫保單慘賠等衝擊,都讓台股烏雲罩頂。

如今,2022正式收關,盤點一整年,投資人平均虧損約三成;但企業方面,全體上市公司在2022前三季稅前淨利共賺3兆6439億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近15%;上櫃公司表現也不錯,稅前淨利年增加17%,基本面仍算穩健。

當潮水退去,才能見真章。2023年,仍有多重考驗,即便台股大盤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皆處於歷史低緣,但在詭譎情勢尚未明朗前,要如何精準操作,才能趨吉避凶?

2022年底,《遠見》邀請金控銀行、投信投顧、證券與期貨商業者,填答「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問卷。本次回卷機構創歷年新高,共64家機構踴躍回卷,綜合專家看法,從產業、個股,到不容錯過的新興概念股,獨家發布2023最夯台股投資名單。


【調查說明】
調查時間:2022/11/21~2022/12/9
調查對象:國內金融產業(包含金控、證券、期貨、投信投顧、銀行、保險業)
調查方法:網路問卷,發送連結予業者邀約回覆
有效樣本:國內金融產業回收64份


主計處下修GDP預測,「保3」不樂觀

《遠見》調查,64家投資機構中,高達82.8%認為GDP(經濟成長率)將會「變差」。

實際上,考量全球景氣下行風險,國內經濟成長動能跟著降溫,主計總處對2023年GDP最新預測已下修為2.75%,「保3」看來並不樂觀。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對投資環境的看法,各機構則明顯分歧。有43.8%認為會變差,42.2%認為會變好,12.5%則是持平看待。本次調查,透露2023年投資依舊充滿雜音,投資人必須保持更高的彈性。展望2023年經濟局勢,投資機構又擔心哪些「全球」投資風險?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過半數的投資機構認為,2023三大利空是美國通膨無明顯緩解,引發全球經濟硬著陸(衰退)(56.3%)、美中科技戰相關效應(53.1%),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46.9%)。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滙豐投資管理認為,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通膨率仍然處於高點,美國終端利率將調升至5%左右。預計美國將在2023年步入經濟衰退,上半年企業利潤下滑,下半年則是國內生產總值衰退。

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廖炳焜剖析,比起先前台股波動來自於聯準會資金緊縮加速所引發的估值修正,未來市場更重視美國終端利率水準、後續經濟可否軟著陸,以及企業獲利是否衰退等。

雖然全球仍處於通膨高水位,但好消息是,主要央行的貨幣緊縮政策可望在2023年上半年邁入尾聲。

海外投資〉美國是首選,印度、中國有市場

那麼,海外有哪些國家地區值得布局?高達76.6%的投資機構認為,美國仍是首選。

凱基投信新事業發展處副總經理穆正雍表示,當前美股的短期變數仍高,但長期而言,已明顯優於2022年初的水準,市場可望在2023年第三季後重整旗鼓。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過去兩年均不在前三名,而這次排名大幅往前(46.9%)居於第二;剛解封的中國,也較2022調查上升了14個百分點(45.3%),是值得關注的兩大投資熱點。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印度接任G20輪值國,因人口成長、俄烏戰爭、產業積極投入,可望在2030年達成再生能源占比50%的目標。富達國際亞太股票主管Marty Dropkin表示,印度有天然豐富資源,受惠於解封的疫後紅利,內需動能穩定,看好其股市表現。

中國雖有「爛尾樓」風暴隱憂,反映過去房地產業過度槓桿投資,惟政府不斷出手「相救」。中國二十大後,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公布16條拯救房市措施,被喻為是「史詩級房產救市」。此外,還有解封復甦等內需題材,但投資機構提醒,仍要謹慎選標的,並分散資金配置。

台股變數〉最怕全球經濟衰退,高庫存次之

當問及2023年會影響「台股走勢」的五大變數時,仍以全球整體經濟衰退(67.2%)占首位。

而從2022第三季就面臨的庫存過高,打亂供應鏈供需(45.3%),也被法人密切觀察。其他還包括兩岸矛盾升溫,台海戰事一觸即發(45.3%)、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勢(42.2%)及台灣自身經濟衰退(包括經濟成長動能放緩),有近三成(29.7%)。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分析,過去受惠疫情造就的供應鏈失衡,讓台灣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產業大賺出口財,且科技業返台投資,也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然而,現在回歸新常態,全球科技產品終端買氣降溫,出口力道衰減,會輪到解封後的民間消費挑大梁。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認為,半導體、傳產等製造業會發揮韌性,拚命砍庫存並思考如何重組供應鏈,下半年若無意外,發現訂單增加但庫存「砍過頭」,就會積極「回補」,啟動成長引擎。

正因過去兩年上市企業突破四兆獲利,建立基期太高的天花板,2023年經濟動能明顯降溫。

回到2023台股大盤,當市場瀰漫著經濟衰退的憂慮,是否能堅守國安基金的萬四防線?

綜合本次調查結果,八成一的投資機構預測低點在萬三以下,低點水位平均值為11987。至於台股高點,四成五認為將挑戰萬六,三成四更樂觀預估將突破萬六、上看萬七,高點平均值則落在15980。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也認為,股市往往領先反映經濟衰退的負面訊息,衰退期間反而是指數開始反彈、尋找買點的時機。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則提供實作策略,2023年第一季可擇低點進場、第四季選高點賣出,若在4、5000點區間內操作得宜,將有望一舉獲利25%,關鍵訣竅是:把握萬三防線就分批進場,免得錯失加碼布局良機。

資產配置〉追捧美元匯利差兩頭賺,注意回檔

特別的是,即便2022年股債雙跌,卻掀起一波瘋換美元潮,在升息狂潮下,各大銀行紛紛祭出3%至5%的年利率吸客。光是前三季,連保守的公股八大行庫,都湧入了等值逾新台幣4000億元的美元存款,付出利息超過百億元。

只是,2023年,美元走勢和聯準會升息動作緊密相關,若持續升息,美元升值,就會加速其他地區陷入衰退;另一方面,日本央行在2022年末宣布「修正貨幣寬鬆政策」,並調高十年期的日本國債收益率至0.5%,帶動日圓瞬間升值2.7%。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將在2023年4月卸任,日本25年來的「便宜日圓」寬鬆利率政策是否仍在?將是關注焦點。

隨著俄烏戰爭陰霾逐漸消散,原物料價格趨於平衡,機構法人對「減碼」資產建議,包括原物料(25%)、另類資產(25%)及貨幣外匯(17.2%),傾向要更謹慎注意風險。

「加碼」的建議資產,依序為債券(45.3%)、股票(31.3%)及ETF(12.5%)。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選股策略〉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觀光最夯

選股方面,半導體(68.8%)、電子零組件(40.6%)、觀光(29.7%)、生技醫療(28.1%)及通信網路(26.6%),是機構法人關注的2023五大產業。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孫傳恕認為,儘管目前消費性電子仍處於需求下滑與庫存高水位的逆風環境,但從各產業的企業獲利預測來看,車用晶片與相關零組件、網通、資料中心、高效能運算等相關供應鏈,因為產業前景能見度高,有利於獲利持續升溫。

蕭乾祥則建議,可針對績優個股輪動低接布局,來回操作,包括半導體、電力儲能、電動車相關及績優的傳產藍籌股四大族群。

總體而言,在股市波動幅度放大期間,適時切入受需求面強勁支撐的產業,勝率較大。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此外,跟著趨勢浪頭走的主題概念股,包括未來移動商機,與汽車相關的電動車/汽車/固態電池概念股(73.4%),與氣候變遷、淨零減碳相關的ESG/綠能/能源轉型類股(31.3%),以及高階半導體相關應用(25%),均是法人看好,相對可抵禦波動,進可攻退可守的標的。

投資人不妨持續關注,掌握關鍵題材,提前布局。

圖/2023投資趨勢大調查。廖君雅整理


債市重返榮耀?操作心法一次看
2023年預期進入升息循環尾聲、通膨疑慮減低等因素,都將激勵債券投資展開反彈行情,可望重返榮耀。
綜合多家機構專家觀點,2023的投資焦點,指向加碼已具價格韌性的投資等級債,包括美國政府公債、高評級公司債,以賺取穩定利息收入。短天期債券可期待高殖利率;長天期則多了潛在的資本利得報酬空間。
避免追高殺低,賺利差賠價差
至於非投資級債及新興市場債,雖然具備較高的殖利率,但由於信用風險可能拉升,宜減碼或慎選標的。
專家提醒,在目前金融市場的環境下,信用評級的選擇仍然重要,因為未來幾年違約風險將攀升,建議採取分散布局策略。同時,定期定額分攤風險,避免高頻交易、追高殺低,否則即使賺到利差,卻恐賠了價差與手續費。(廖君雅)


資料來源:《遠見》獨家調查〉從台股跌勢中找買點,64家投資機構嚴選2023夯股

若有相關調查需求,請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中心聯繫:survey@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