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份金融科技調查:發展速度、創新應用、國際化皆不及格
FinTech浪潮正在翻轉全球金融產業。亞洲地區,中國奪下金融科技投資額世界第一寶座;新加坡也在全球FinTech中心競賽裡勝出,靠著明確的政策戰略,打造出豐沛的生態圈動能,目前有超過300家FinTech新創公司選擇落腳新加坡,此外更有逾20家大型跨國金融機構、科技業者,都在新加坡設立創新實驗室和研究中心。
反觀台灣,數位開戶、數位投保、數位支付才剛起步,光悠遊卡數位化就卡關兩年,無論是概念、法規或執行面,都追不上世界腳步。新加坡到底做了什麼?能成為全球金融科技業者的最愛?而台灣又因為遇到什麼阻礙,使得FinTech發展緩慢?
為了解台灣金融與金融科技相關業者對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的看法與期待,《遠見雜誌》與「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共同發起「2017台灣FinTech業界大調查」,這是全台第一份針對金融產業與金融科技新創業者進行的調查,從「整體」「法規」「人才」三個構面,解析台灣FinTech發展現況,與產業升級遇到的挑戰。
獨家FinTech業者大調查:剖析現況、法規、人才,評分全都「不及格」
本調查由「遠見研究調查中心」執行,調查對象鎖定國內所有相關的金融機構及金融新創產業的金融科技相關業務主管或負責人,共計發卷272份,回收108份,回收率39.7%。
調查結果顯示,金融業界與新創對於台灣FinTech的發展速度、創新應用程度與國際化能力三大指標,通通打上不及格的分數。其中,「創新應用程度」分數稍高,有49.75分;其次是「發展速度」49.71分,最低則是「國際化能力」的43.56分(表1)。
若以產業領域劃分,銀行業對於發展速度的滿意度有54.85分最高,而新創業者在國際化能力上則給了31.5分的最低分。其實在三大構面中,金融科技相關新創公司都是給分最低的,顯然對台灣創新環境不滿意。
此外,2015年起金管會喊出「Bank 3.0」,至今約兩年半。但台灣業者對於要不要投入FinTech,仍充滿觀望氣氛,真正已有數位金融產品上線者僅近四成;有將近36%受訪者還在了解市場發展情況,尚未行動(表2)。
以科技能力聞名全球的台灣,為什麼在發展金融科技上,顯得步履蹣跚?
問題1〉發展步伐太慢:台灣FinTech發展尚處基礎建設期
調查顯示,台灣發展FinTech的業者,目前大多聚焦的服務及產品,約四成投入智慧客服、消費者數據收集的客戶管理關係CRM的系統再造。其次為數位身分認證或是整合KYC(了解消費者)流程,占38.9%;第三名則是數位支付相關業務約占29.6%;今年話題最夯的智能理財業務,則以24.1%緊追在後(表3)。
而金融業者打算在未來一年內投注人力、資金的領域,重點還是在數位系統升級與數位體驗的打造:包括數據分析(51.9%)、資訊安全(48.1%)、行動科技(47.2%)(表4)。個別來看,新創公司則在區塊鏈技術(60%)上,走得更快速。至於現在很夯的AI、自動化程序等功能應用,對台灣金融公司來說,還不是當務之急。
從上述結果可以發現,台灣整體FinTech發展,還處於基礎建設期,需要先將消費者端到業者資料庫端的數據管道打通。
問題2〉單打獨鬥吃虧: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 合作是趨勢
面對FinTech可能帶來的衝擊,業者又怎麼因應?調查顯示,六成以上公司,一方面對內積極員工訓練,一方面對外尋找合作伙伴(表5)。其 中,金控、銀行業近七成,積極成立金融科技專責部門,也有逾五成選擇打造數位分行;保險業、新創公司,則在尋求對外合作伙伴的意願最強。
那麼,哪些金融科技服務是金融公司與新創業者最傾向彼此合作開發的呢?答案是身分認證(54.6%)、區塊鏈(36.1%)與最需金融業敞開心胸,跨入不同生活場景合作的數位支付(35.2%)等(表6)。
專家認為,台灣金融產業要有競合觀念,業務上可以競爭,但是基礎建設上要通力合作。如果不能把金融基礎建設做好、生態系建好,很多產業發展起來會很辛苦。
問題3〉規範多如牛毛:法規限制是發展FinTech最大挑戰
當問到台灣金融業者認為發展FinTech,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逾六成受訪者直指「相關法規限制」,其次才是「金融科技人才不足」(44.4%)與「投入成本與效益不成比例」(29.6%)的擔憂。若交叉分析來看,高達八成新創公司都將法規限制,視為最大挑戰(表7)。
此外,「網路交易如數位身分認證相關法規」(76.9%)「大數據資料相關法規」(47.2%)「金融監理科技相關法規」(43.5%),是業者眼中三大最迫切需要移開的絆腳石(表8)。
問題4〉缺乏明確方向:政府態度不明 FinTech發展團團轉
那麼,金融業者是否認為,用來加速FinTech發展的「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監理沙盒機制),對於推動創新有幫助嗎?調查結果,67.6%認為監理沙盒機制有利金融科技發展(表9),不過金融業者與新創公司間,看法相當兩極。
其中非保險的金融業,75.3%持正面態度,卻有71.4%的新創公司認為「不太有幫助」,顯示沙盒機制的設計還是對傳統金融業者比較有利。在認為有幫助的受訪者中,「實驗期間排除相關罰則,創新模式可提早試營運」是大家對監理沙盒認同度高的最主要原因(表10)。
而在認為沒有幫助的受訪者中,「缺乏明確可行的後沙盒階段落地機制」,則是讓大家對監理沙盒沒有信心的緣故(表11)。
如果不進入監理沙盒,業者又希望政府扮演什麼角色?逾五成「對推動金融創新業者,給予激勵誘因」(51.9%)有所期待,背後反映業者需要更多政策擔當產業轉型的推動力,一起促成市場成長。
其次是「主動引導金融創新方向」(43.5%)與「金融科技發展單位與傳統金融監理單位脫鉤」(40.7%)(表12)。
問題5〉專業人才難覓:偏愛自己培養 卻又緩不濟急
法規之外,金融科技人才不足也是業者苦於無法快步轉型的原因之一。像「大數據相關人才」「行動支付與物聯網人才」「金融科技法遵人才」「人工智慧AI人才」就高居求才榜的前四名(表13)。
這也呼應,業者正大舉投入相關基礎建設的打造,急需更多「有科技跨足金融相關經驗者」(79.6%)與「有金融跨足科技相關經驗者」(58.3%)一起投入(表14)。
在調查中,對於人才培訓,64.8%希望能「自己培養人才」,其中銀行跟新創公司,更超過八成主張自己來;矛盾的是,也有超過五成體認到「自己訓練人才緩不濟急」(表15、表16)。
因此,「在國內外招聘」(52.8%)「透過產學合作尋找人才」(52.8%),甚至「透過策略聯盟,建立外部人才網絡」(42.6%)就成了業界招攬新人才最愛用的方式。其中,保險業則有七成偏愛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建立人才庫,財富管理與保險業對於「透過策略聯盟來建立外部人才網絡」的方式接受度也將近五成。
調查說明
1. 執行單位:遠見研究調查
2. 調查對象:國內金融機構及金融新創產業之金融科技相關業務之主管或負責人
3. 調查方式:電話邀訪,網路自填問卷
4. 樣本規模:完訪108份
5. 調查期間:2017年8月4日至8月25日
6. 回收率:共計發卷272份,回收108份,回收率39.7%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FinTech 新加坡能,台灣為何不能?
其他相關報導:
中時電子報 : 新加坡能FinTech,台灣不能?
工商時報 : 台FinTech小打小鬧,學者批"成不了氣候"
若有相關調查需求,請與遠見研究調查中心聯繫:survey@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