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會進步文明指標調查

2021年社會進步文明指標調查

by
gvsrc
  • 五月 29,2021
  • FILED UNDER:觀點

民眾認同台灣的文明程度佳,但在世代溝通包容上,相較六年前有顯著退步,恐與近年許多社會重大議題相關。張智傑攝

台灣社會:不滿貧富不均, 缺乏信任包容

文 / 馮紹恩    攝影 / 張智傑
台灣算是文明社會嗎?或許眾說紛紜,但《遠見》持續關注此議題,今年調查台灣現況,結果發現,大部分民眾肯定台灣是文明社會,但對貧富差距、社會包容等面向不滿,值得政府與大眾關注。

隨著全球疫情蔓延、中美冷戰未歇、全球供應鏈重組、地緣政治攪亂了國際關係的生態,迫使生活在地球村的你我,世界觀改變,也讓所有人對「文明」及「文明國度」有了不一樣的定義。

多年來,一直以推動「文明社會、進步觀念」的《遠見》,即多次以「進步社會」為主題,探訪民眾對所處國度的文明程度評價。

六年前,《遠見》曾進行「四地華人社會進步指標」調查,針對四地華人社會:新加坡、中國、香港和台灣,以10項文明指標互相評鑑;今年,則以台灣整體和六都為對象,進行「2021年社會進步文明指標調查」,共有13大指標。

整體而言,民眾普遍認同台灣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高,平均拿到6.25分;至於最不滿意的項目則是財富分配,僅有4.26分。

分析13項指標〉 經濟進步最多;媒體信任、國會效率最低 

「2021年社會進步文明指標調查」,時間於5月6日至5月10日,依照人口比例配置,另針對六都每一都增補至200份,合計共完訪1535份。調查結果和上次民調相比,民眾認為進步幅度最高的層面在於經濟,由3.61分提升至5.39分。

調查發現,民眾普遍認同台灣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平均拿到6.25分。至於在13項分項指標當中,民眾最滿意的依序為藝文體育素養5.72分、企業責任5.59分和市場反映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符合程度5.54分(表1)。

圖/2021年社會進步文化指標調查。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表示,民眾對體育和藝文感受度佳,和近幾年縣市整體的城市美學進步比較有關係,例如電箱上有彩繪等生活層面的感受;至於企業責任這塊,由於台灣有許多國際大廠,企業愈重視國際上的聲譽,因此民眾近幾年感受也較佳。

至於民眾認為最不滿意的地方,分別是媒體信任度4.33分、國會效率4.27分、貧富分配4.26分,調查結果顯示,依分數排序來看,在民眾心目中,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優於政府施政、媒體信任及立委專業。對政府施政的信心不足,低落的媒體信任度、國會失職的表現亦顯現,社群媒體的興起與隨之而來的亂象、我國政治環境都有亟需改革之處。

面對國會品質低落,專家解析,這不代表整體國會素質不佳,而是少部分立委問政的品質和表現令人不敢恭維,導致一般民眾印象普遍不佳。

至於國內的貧富差距等狀況,縱使台灣的貧富差距指數相比中國、美國或香港,並沒有那麼嚴重,但過往一年多股市飆漲,調查期間又正好是台灣股市幾乎最高點,還未遭遇疫情下跌,因此會有多數未參與股市民眾認為,儘管股市漲那麼多,但自己並沒分到利益,差異感受較強。

另一方面,國際間為了因應疫情大印鈔票,間接也導致通膨,儘管現在台灣還沒那麼明顯,但只要民生基礎物資上漲,哪怕只是漲價5元、10元,都會感受到物價上升的劇烈。

而進一步針對與2015年相同的10項指標比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社會理性表達及接納意見的程度,由原本的第一順位,下降至第四名;對不同年齡世代之間,彼此信任程度,由2015年前排名第二,下降至第六;顯示台灣整體的包容及信任基礎較2015年大幅下降。

區域整體比較〉 台南整體優於五都,北部感受滿意度較低

六都當中,台南在13項評分指標裡,多數都給予較高的平均分數;雙北則明顯給分比較低。從區域別看,南部與東部離島地區在各項的看法普遍優於北部與中部,中部地區在藝文素養與社會秩序方面給分較高(表2)。

圖/六都13項評分指標。

若再從性別上分析,男性在各項均分普遍低於女性,僅在經濟表現高於女性;以年齡來看,50~59歲各項平均分低於整體,對各項目看法較悲觀;薪水6萬以上者,對於經濟表現與企業責任給予較佳的評價。最後則是教育程度高較者,對政府、媒體面向評價較低。

綜上所述,競爭激烈的北部環境,人口過度擁擠、競爭激烈,維持生活所需的條件也較高,因此,北部地區民眾在各項指標滿意度較低。另外,顯而易見的是,薪水可達6萬元以上的民眾,顯然對經濟表現和企業責任都非常滿意,但這同時也是警訊。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最新資料,整體民眾有70%的民眾年所得低於67.4萬元,換算月收入即不滿6萬元者仍占整體國民多數,更能凸顯整體社會薪資過低,民眾普遍不滿,也呼應了13項指標當中,多數國民最為不滿即是「貧富差距過大」。

從2015年到2021年,民眾逐漸認同台灣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包括藝文、體育和企業社會責任,但與此同時,民眾認為在世代包容和信任基礎上的排名大幅下降,顯然隨著網路發達,社會分歧愈顯嚴重。

民調反應民眾心目中的優劣。固然「感覺」未必比「數據」精確,但仍應作為當今施政者的參考。若是在民眾不滿意的項目,諸如國會表現、貧富不均未見改善,縱使一時之間執政者的民調高,終將在選舉將近之時,成為對手很好操控的議題,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遠見》台灣社會:不滿貧富不均, 缺乏信任包容

若有相關調查需求,請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中心聯繫:survey@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