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易璇
在房價飆升、薪資停滯、物價上揚的背景下,年輕世代似乎承擔了最沉重的心理與經濟壓力,對他們而言,人生才剛剛起步,卻已經被推進一個充滿風險與壓力的「焦慮時代」。
根據《遠見》最新的調查顯示,18–34歲的台灣青年中,有超過九成(90.4%)擔心國際局勢會影響生活與未來規劃,比其他年齡層更高,幾乎可以說是「全民焦慮」的核心群體。
壓力世代來臨:退休金不足、國際局勢困擾年輕世代
調查數據顯示,年輕世代的平均壓力分數接近7分,高於整體受訪者的6.3分,而壓力來源則主要為財務(64.3%)及工作(54.8%)。
- 18-34歲的台灣青年中,約八成(80.9%)擔心退休金準備不足,影響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對年輕人來說,退休不是遙遠的課題,而是「眼前就必須開始準備」的壓力來源,也揭示出青年世代心中普遍對未來存在恐慌。
- 90.4%的18–34歲受訪者擔心國際局勢會影響生活與人生規劃,是所有年齡層最高。相較於年長世代,年輕人的生活與全球化連動性更高,如:留學、跨國工作…等都與國際局勢緊密相連,因此,國際局勢動盪對他們造成的衝擊遠比上一代更強烈。
從過去到未來:青年薪資成長可見,家庭收入難樂觀
- 過去三年,有接近八成的(77.9%)18-34歲受薪階級受訪者都有加薪經驗,但大多皆為「小幅加薪」,仍難以抵消物價上漲壓力。
- 針對18-34歲且為受薪階級的年輕世代,有超過五成(54.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未來三年無法加薪超過30%,對未來的加薪展望有較高的不安感。
- 接近五成(49.6%)的18-34歲受訪者對於未來的家庭財務狀況缺乏信心,認為自己沒有機會提升到更高的所得區間。
綜上所述,年輕世代對未來的加薪展望及家庭財務狀況皆抱持著較不樂觀的想法,這樣的現實狀況,進而讓他們普遍覺得未來三年的日子會愈來愈辛苦。
焦慮世代的出路
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有在進行理財投資的受訪者對目前生活的壓力感受相對較小,對未來的焦慮感也相對較低。即使年輕世代深陷財務壓力、退休焦慮與國際局勢的不安,但仍可透過提升技能與職涯彈性、積極理財與長期財務規劃來提升自己對未來的安全感,把握住自己未來的方向盤,才有機會在重重焦慮裡找到前行的突破口。
【調查說明】
執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調查地區:台灣地區22縣市
調查對象:居住在台灣,年滿20歲以上民眾
調查期間:2025年6月24日至7月09日
調查方式:網路調查
樣本規模:1015份